 |
|
內有報名文件連結
|
|
 |
| 名家字帖瀏覽人次排行 |
上月 |
本月 |
|
|
|
|
86 |
34 |
 |
| 唐 |
歐陽詢 |
卜商帖 |
46 |
33 |
 |
| 明 |
祝允明 |
劉基詩 |
20 |
27 |
 |
|
|
|
 |
與德俊帖 A letter to Techung |
作者: 趙孟頫 Chao Mengfu
|
朝代: 元 Yuan Dynasty
|
|
 |
放大預覽
加入購物車
|
【作者介紹】 |
|
趙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別號鷗波、水精宮道人等。中國元代書畫家,吳興(今浙江湖州)人。原宋宗室,十四歲時以父蔭補真州百戶參寫軍,入元出仕,曾任翰林侍讀學士、榮祿大夫等職,卒贈魏國公,謚文敏。他詩文音律無所不通,書畫造詣極為精深,乃元 代的畫壇領袖。其繪畫取材廣泛,技法全面,山水、人物、花鳥無不擅長。他倡導復古,強調“書畫同源”,主張師法自然。書法鍾繇、二王、李邕、宋高宗趙構以及歷代諸家,篆、隸、真、草各臻神妙。其繪畫、書風和書學主張對當代及後世影響巨大而深遠。
|
Inside Story
|
Techung made a request to Mengfu for his calligraphy in the letter. Mengfu had someone deliver the calligraphy to him but he did not receive it. It is thus that Mengfu’s calligraphies were very popular at that time, and they were often stolen by carriers |
|
|
|
 |
|
|
| 晉 王羲之 |
 |
| 王羲之《行穰帖》,原跡已失傳。此為初唐時期的雙鉤填墨摹本,硬黃紙本,傳為米芾再臨本,24.4×8.9cm。二行,十五字,由北宋徽宗金泥題簽和宣和之印,曾為董其昌友人吳廷所藏,明董其昌有多處題跋,後入清宮,乾隆有題跋題詩及鑒賞印。據說《行穰帖》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時,從圓明園(宮廷)流落到民間的國寶,同時流出的還有鐘繇《薦季直表》和蘇軾《黃州寒食帖》等。《行穰帖》後為大風堂張大千收藏。《行穰帖》歸大風堂後,張大千來日本曾攜此卷並一時存放于書法家西川甯處。現藏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美術館。號稱美國藏中國書法第一名品。 |
|
|
|
| 明 祝允明 |
 |
| 〈前後赤壁賦〉是東坡極為有名的作品,特別是〈前赤壁賦〉更是佳作中的佳作。其中主要表達的思想,是東坡在貶官之餘,看到赤壁壯闊的景色,想起三國時的種種事情,進而感受到「人」的渺小、人生的短暫與無常,心中因此而感到難過,但是又進一步表示人生雖然短暫,但是人的精神境界如果不被俗世的名利所束縛,而能夠像大自然一樣無拘無束,這樣的人生,也是一種永恆。需要特別說明的是,東坡寫〈前後赤壁賦〉時所處的赤壁,並不是三國時赤壁之戰的赤壁,只是名字一樣而已,東坡就借著一樣名字而有所發抒。 |
|
|
|